剧情FAQ
 
BASIC
 
 
 
 
 
 
 
 
 
 
ADVANCED
 
 
 
 
 
 
 
 
EXTRA
 
 
 
 
 
 
谁杀害了拉米纳斯国王?

加布拉斯杀害了拉米纳斯国王。

杀死你们的国王,毁灭了你们祖国的敌人现在就站在你们面前!
——加布拉斯

在剧情的绝大多数场景中,无论是加布拉斯还是巴修的脸上都没有痣,但在拉米纳斯遭暗杀的一幕中却出现了脸上有痣的“巴修”。站在维护剧情合理性的角度进行解释,可以理解为“帝国为了实施阴谋时便于己方区分‘真假巴修’所作出的‘记号’”。

为什么艾雪总是很介意凡称呼她为“你”?
艾雪在剧情中多次提醒凡“不要用‘你’来称呼我”——台词相同却因背景和语气不同表达出了不同含义,剧情通过这样的手法揭示了艾雪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
从字面上理解,“你”表示对艾雪身份的不敬。虽然面对着国破家亡的现实,艾雪从未放弃作为王族的尊严。内心并不像外表一般坚强的艾雪通过对自我身份的一再肯定,坚定了自己踏上复仇之路的决心。

大灯台上,面对天阳之茧的艾雪又一次提醒凡“不要用‘你’来称呼我”——此时的艾雪已不再是复仇救国的圣女,而是决心为达尔马斯卡开辟未来之路的女王。“不要用‘你’来称呼我”强调了艾雪即将做出的决定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不要用‘你’来称呼我”作为FF12挑战传统RPG叙述方式的典型桥段而存在,“为相同台词赋予不同含义”进一步强调了非台词因素在解读FF12剧情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只有艾雪和凡看得到拉斯拉的幻影?
因为无论艾雪还是凡都不愿屈服于帝国统治,却又无力改变现实为死去的亲人雪恨。破魔石所散发出来的迷雾形成了幻影把人牢牢束缚在因为过去而产生的仇恨当中。破魔石渴望寻求力量的人,渴望力量之人寻求着破魔石——凡和艾雪渴望着力量,所以被破魔石迷雾塑造出来的幻影所迷惑。
艾雪看到了拉斯拉的幻影,而凡看到了雷克斯的幻影,对于死去至亲之人的爱变成了束缚人心的枷锁,艾雪和凡逐渐意识到了彼此心境的相似,剧情利用这样的“共鸣”道出了凡和艾雪的“同病相连”——由此形成了故事男女主人公之间最为紧密地羁绊。

破魔石只会同渴求其力量的人产生共鸣,所以虽然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潘尼罗却没有像凡一样看到了死去亲人的幻影。

渴求力量之人在奥秋利亚的引导下获得了破魔石及其力量,奥丘利亚正是利用这样的石头和这样的人牢牢束缚住了人类的历史。
被使用过的破魔石为了填补空虚不断渴求着能量并释放出迷雾使人看到内心深处无法忘记的过去——破魔石本身恰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心与欲望。在大灯台顶层,被蚕丝所缠绕住的破魔石之母恰如故事主人公的心一般被紧紧的束缚住。

剧情发展到米利亚姆遗迹,逐渐从雷克斯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凡已经看不到幻影了。

大灯台之上众人却又看到了拉斯拉的幻影,此时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幻影由奥丘利亚一手制造而非来自艾雪内心的投影,因为此时的艾雪已经暗下决心斩断过去。奥丘利亚为了做最后一搏塑造出了拉斯拉的幻影,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动摇艾雪的决心。就在此时加布拉斯出现了,为艾雪的决定而恼怒的加布拉斯企图通过挑衅改变艾雪的决定。杀父仇人出现在眼前使艾雪的复仇之心再次点燃,犹豫之中艾雪在凡的眼神里找到了答案,毅然斩断了奥丘利亚塑造出来的幻影。

鲜有人物内心独白的FF12通过对“幻影”的描写生动的展现了角色心境的变迁。
故事结尾巴尔弗雷和芙兰还活着吗?

还活着。故事结尾“修德拉尔号被偷走了,小偷留下了Ashe的戒指”这一情节暗示了巴尔弗雷和芙兰还活着。

原本被寄放在我们这里的修德拉尔号被偷走了,要知道我们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去保养的啊。不过也没办法,谁叫是他的主人要拿回去。
——潘尼罗
续篇《最终幻想12 亡灵之翼》的剧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佐证巴尔弗雷和芙兰还活着。
插入曲Kiss Me Goodbye的含义是什么?
与所爱之人吻别——诀别的悲伤之雨过后,希望之花得以盛开
在本曲日文MV(Angela Aki同名专辑同捆)中继承了游戏本篇通过影像传达含义的做法,对歌曲及加尔巴纳之花的含义做出了进一步解释。MV结尾伴随着“与我吻别,虽然仍爱着你”的歌词,雷克斯消失在凡的记忆当中,只留下盛开着的加尔巴纳之花——这一情景使Kiss Me Goodbye与FF12剧情主旨得以统一。诀别的悲伤之雨过后,希望之花得以盛开——本篇剧情里用“斩断”、“矛盾”、“斗争”等词形容的“过去”,在插入曲中被植松伸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看似儿女情长的对话体歌词在加尔巴纳之花一朵又一朵盛开之后由小爱上升到了大爱——这正是所有贫瘠环境中即将枯萎的心灵所需要的精神洗礼。

以裁判作为LOGO的含义是什么?

作为剧情主题“自由”的对立面象征着“束缚”和“秩序”而存在。

束縛、いわばルールを描く必要がありました。ジャッジというのはそのルールの象徴。
——松野泰己
被“沉重盔甲以及作为裁判的义务”所束缚的加布拉斯,同时也是被“祖国兰蒂斯的灭亡以及与哥哥分道扬镳”所束缚的加布拉斯,当人不让的成为了主题“自由”对立面的最佳代言人。再一次体现了松野泰己式的剧本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的永恒主题。
空贼以及飞空艇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飞空艇象征着FF12的主题“自由”,“空贼”被孩子们视为可以获得“自由”的职业而憧憬着。

总有一天,我要拥有自己的飞空艇,成为空贼,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凡
帝国皇帝古拉米斯是自杀还是被谋杀?
“元老院暗杀古拉米斯陛下”只不过是维因为铲除元老院所设下的阴谋。帝国皇帝古拉米斯真正的死因,或是被维因所说服选择了自杀,亦或是被维因所杀——剧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由于破魔石意外爆发而导致帝国第8舰队全军覆没,此事被一直畏惧维因才能的元老院抓住了把柄,逼迫古拉米斯皇帝解除维因的权力并对其进行制裁。在主角一行前往神都的同时,维因来到左右为难的皇父面前,试图说服身患绝症的古拉米斯配合其上演“元老院暗杀帝国皇帝”的阴谋,借机铲除索利德尔家族的最大威胁——元老院。
在与古拉米斯的对话中,维因一直以“必须”来强调其实施计划的决心。从古拉米斯的角度来看是否有胁迫的意味存在? 即便古拉米斯不选择自杀,维因也会动手——是否可以这样解读维因话语里的“潜含义”?
必须吗?也对,是必须的。毫不犹豫就能作出需要流血牺牲的判断,刚才的话是你的决定了吧。
——古拉米斯
一切都是为了索利德尔家族吗...
——古拉米斯

“索利德尔家族”并非维因在此时铲除元老院的唯一原因。对维因来说,失去权力同时意味着无法继续支持希德完成“用人类的力量夺回属于人类的历史”之理想。古拉米斯并不知道这一层想法和目的,所以说即便是古拉米斯选择了自杀,仍然有被维因欺骗的层面存在。

霸王之剑和契约之剑的联系及含义是什么?
契约之剑是对奥丘利亚授予人类或其他种族用于切割天阳之茧获得破魔石的武器的统称,其名称暗含奥丘利亚与被授予人间的契约关系。从人类的角度看,霸王之剑特指奥丘利亚授予霸王雷斯沃尔的契约之剑,拥有超越破魔石的力量。
契约之剑拥有破魔石以上的力量,可以从天阳之茧上切割下新的破魔石,通过破魔石得到了力量的人类作为奥丘利亚的代言者左右着人类的历史——授予者和被授予者间的“契约关系”正体现于此。
700年前奥丘利亚授予雷斯沃尔王的霸王之剑已经失去了切割天阳之茧获得新破魔石的能力,奥丘利亚需要新的契约之剑与艾雪定下契约。由此推断,艾雪手中的契约之剑和霸王之剑的区别在于前者拥有切割天阳之茧而不将其破坏或引起爆炸的作用,后者由于与奥丘利亚之间的契约已失效,只剩下破坏破魔石和天阳之茧的能力。
大灯台顶,艾雪左手手持霸王之剑象征着“放弃力量,斩碎天阳之茧”,右手持契约之剑象征着“渴求力量,从天阳之茧上切下新的破魔石”。 通过两把剑的不同象征意义,从侧面刻画了艾雪内心世界的起伏。

在加布拉斯的挑衅下,复仇之火再燃的艾雪丢掉了霸王之剑,双手紧握契约之剑。

在和凡的对视中找到了答案的艾雪用手中的契约之剑斩断了拉斯拉的幻影,将契约之剑和破魔石丢到了地上。

FF12的剧情主题是什么?

FF12的剧情主题是“自由”。

我们…自由了!
——艾雪
对于不同角色,“自由”有着不同的含义:
  • 凡的“自由”——逃脱帝国统治束缚成为无拘无束的空贼、摆脱哥哥去世所留下的阴影
  • 艾雪的“自由”——解放达尔马斯卡、斩断拉斯拉幻影的迷惑
  • 巴尔弗雷的“自由”——逃脱作为裁判的责任和父亲的期望成为空贼、与沉迷破魔石的父亲之间做出了断
  • 芙兰的“自由”——离开被古老法则所禁锢的故乡,到外面的世界生活
  • 维因、希德、威内斯的“自由”——用人造破魔石代替神授破魔石,让人类的历史摆脱奥丘利亚意志的束缚
总有一天,我要拥有自己的飞空艇,成为空贼,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凡
隐藏在“自由”背后的,是妨碍了“自由”的3种“束缚”:
  • 帝国统治对达尔马斯卡人的束缚
  • 奥丘利亚对人类的束缚
  • 过去对心灵的束缚
无论经过多长时间,过去的幻影仍然历历在目——过去就这样把人紧紧的束缚住。
——雷达斯
人们为了摆脱各种“束缚”获得“自由”而相互碰撞,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内在动因:
  • 维因、希德为了重获人类历史“自由”,将战争作为研制人造破魔石的手段,摧毁纳布拉迪亚、侵占达尔马斯卡,从而导致凡和艾雪失去了“自由”
  • 失去了“自由”的凡和艾雪踏上了旅程,最终摆脱了破魔石幻影的束缚,斩碎了天阳之茧,获得了“自由”
  • 天阳之茧的毁灭同时意味着神授破魔石时代的终结,人类的历史摆脱了奥丘利亚的束缚获得了“自由”
你丢弃了那帮家伙的石头,因而人类也赢得了书写历史的自由。
——希德
剧情辗转之后,人们意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奥丘利亚利用过去对人心灵的束缚通过神授破魔石制造出幻影,蛊惑渴求力量之人用破魔石复仇,以统治和被统治、束缚与被束缚的轮替摆布着人类历史。

  • 倘若艾雪选择复仇之路毁灭阿尔克迪亚帝国,纳布拉迪亚的悲剧重演,只可能造就更多的复仇者重新踏上艾雪走过的道路——这正是顺从了奥丘利亚对人类的摆布,达尔马斯卡人获得的“自由”是单方面的自由,同时也只是一时的自由。
  • 以人造破魔石取代神授破魔石,奥丘利亚虽然已经失去了控制人类的工具,但人的复仇之心却不会随之消失。渴求力量之人通过人造破魔石依然能够得到推动历史车轮周而复始的动力。破魔石好比天上之火——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在人与自然的较量中为人类赢得了自由,却不能解决人类社会自身所产生的压迫和束缚。

因为忘却不了故人而产生幻影的是人心,不是神授破魔石。只有斩断过去的束缚,才能摆脱破魔石的蛊惑,才能获得面向未来的自由。艾雪选择斩碎天阳之茧,在斩断过去束缚的同时,也使人类从奥丘利亚摆布的历史中获得了自由;艾雪选择与阿尔克迪亚帝国携手共进的未来之路最终使达尔马斯卡人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剧情因此得到了结论——只有“斩断过去,面向未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虽然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我仍然希望能够忘记过去,面向未来。
——潘尼罗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真正的自由”是“斩断过去,面向未来”的自由,也是“放下历史包袱,携手共进”的自由。
“寻找真正的自由”是贯穿FF12剧情的核心内容。
对于不同角色,“真正的自由”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
  • 凡——摆脱哥哥去世的阴影,迈向成为真正空贼的未来
  • 艾雪——斩断拉斯拉幻影的迷惑,断绝复仇之心,为达尔马斯卡与帝国之间开辟出携手共进的未来之路
  • 巴尔弗雷——与沉迷破魔石的父亲希德之间做出了断,帮助凡和艾雪找到了“真正自由”的含义
斩断过去,自由…
——艾雪
通过主角一行的见闻,“真正的自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广阔的含义:
  • 艾雪一行在寻找晓之破片的路途中遇到了试图打破部族规定寻求人类帮助的“乌昙·银沙”族人,在艾雪一行的协助之下成功击退天敌的“乌昙·银沙”族人却受到了女王的惩罚——“乌昙·银沙”族人死后化作花朵盛开在大沙海之中
  • 随着伊瓦利斯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的维埃拉族人开始质疑森林的古老法则,走向外面的世界,和人类共同生活
舍弃了森林、舍弃了村庄、舍弃了家人,我已经不再是维埃拉了。作为换取自由的代价——我舍弃了过去的一切
——芙兰
谁是主角?
艾雪巴尔弗雷是FF12故事的主人公。
FF12的主人公是通过旅程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的人:
  • 认为成为空贼逃脱帝国统治就能获得“自由”的凡在旅途中逐渐意识到哥哥的死才是真正束缚了自己的东西
  • 认为只有毁灭帝国、解放达尔马斯卡才能够获得“自由”的艾雪在旅途中逐渐意识到复仇和战争并不能够为达尔马斯卡带来真正的自由,于是毅然决然的斩断了拉斯拉的幻影、舍弃复仇的力量,选择了与帝国携手共进的和平之路
  • 原本以为成为空贼便能逃脱裁判的义务和沉迷于破魔石的父亲的巴尔弗雷因为与凡和艾雪的邂逅意识到逃避并不能使自己获得自由。在和艾雪一行理解了父亲的真实意图并做出了断的巴尔弗雷最终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加尔巴纳之花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达尔马斯卡人,象征着虽然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生存并追求希望的生命。
盛开在达尔马斯卡沙漠中的加尔巴纳之花非常罕见,是雷克斯最喜欢的花朵。凡带着加尔巴纳之花回到拉巴纳斯塔城外,帝国军非但不让凡进城连加尔巴纳之花也被陆行鸟踩烂了。

在寻找雷斯沃尔宝藏的途中,艾雪一行遇见了正在和天敌进行殊死搏斗的乌昙·银沙族人。向人类寻求帮助的乌昙·银沙族人被女王处死后,凡发现了这株盛开在大沙海中的罕见花朵。是乌昙·银沙族人的重生?或者这就是他曾经许诺过作为报酬的大沙海的宝物?

在神都的初次相遇中,阿尔希德将艾雪比喻为“盛开在达尔马斯卡沙漠中的美丽花朵”。达尔马斯卡——生存在两大帝国夹缝中的小国,如今被帝国统治,其政治环境恰如达尔马斯卡沙漠贫瘠的土地和肆虐的沙暴,远离生机和希望。
殿下真是一朵盛开在达尔马斯卡沙漠中的美丽花朵啊!
——艾雪
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如何在绝望中重拾希望,如何像加尔巴纳之花一样在沙暴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像大沙海之花一般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FF12留给玩家通过旅程去感悟的东西。风雨过后,悲伤过后,当加尔巴纳之花开遍了Angela Aki的钢琴,它是否也在你的心里开出了一束美丽的花朵?
“更好的宝物”指的是什么?
巴尔弗雷拿走艾雪戒指(拉斯拉留下的戒指)时所说的“更好的宝物”在剧情中有“表、里”两层含义,其中“表含义”指结尾处巴尔弗雷留下的字条上提到的“格雷巴多斯的秘宝”,“里含义”指比“戒指”象征着的“过去”更好的“自由”和“未来”。

艾雪左手中指及无名指戴有两枚戒指,巴尔弗雷拿走的较大的一枚曾经戴在拉斯拉的无名指上,是艾雪与拉斯拉的结婚戒指。

剧情多次通过艾雪摸戒指的动作传递出艾雪对拉斯拉的思念——对于艾雪来说拉斯拉的戒指象征着“过去”和“束缚”。
对于凡来说雷克斯的戒指和拉斯拉的戒指有着相同的含义。

比“过去”和“束缚”更好的宝物揭示了FF12对于“真正自由”含义的探讨。剧情尾声,巴尔弗雷兑现承诺将戒指经由凡的手还给了艾雪。凡看到戒指时的神态细节暗示了“戒指”对于凡的深刻意义(对照潘尼罗的惊喜表情),谕示着艾雪、凡以及巴尔弗雷都找到了比“过去”更好的“真正的自由”,为FF12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被艾雪拒绝了的奥丘利亚结局怎样?
由于艾雪拒绝成为为奥丘利亚意志代言的“救国之圣女”同时破坏了破魔石之母“天阳之茧”,奥丘利亚暂时失去了控制人类世界的媒介。
奥丘利亚利用破魔石掌握着人类的历史。它们授予“被选中之人”可以切断天阳之茧的“契约之剑”,引导他们来到大灯台之上获取新的破魔石。“被选中之人”作为奥丘利亚意志的代言者依靠破魔石的力量左右伊瓦利斯世界的发展方向——以引导无知而又充满欲望的人类依照奥丘利亚的意志生存下去。“天阳之茧”和从其母石上剥离出去的破魔石是奥丘利亚操控人类历史的必要道具,失去了天阳之茧的奥丘利亚也同时失去了掌控人类历史的能力。
在解读“奥丘利亚”、“天阳之茧”及“破魔石”的象征意义的时候,其关键词是由破魔石及奥丘利亚塑造出的“幻影”,于剧中多次出现的“拉斯拉的幻影”引导主人公逐渐接近真相,把奥丘利亚、破魔石以及主人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对剧情的推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心不被过去所束缚之人亦看不到幻影——破魔石塑造出来的幻影?还是奥丘利亚塑造出来的幻影?真正塑造出幻影的恰恰是主人公难以从过去伤痛中走出来的自己,斩断了过去即斩断了被奥丘利亚利用的心里弱点,从而赢得了人类掌握历史的自由——FF12试图用这样一系列的逻辑关系的转折起伏拨开迷雾找到整个问题的真相。即是说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奥丘利亚而是自己,束缚人类历史的也不是奥丘利亚的石头恰恰是人类自身。人们找到了矛盾的根源,也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赢得真正的自由——是否打倒奥丘利亚在这样的“真相”面前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
凡和雷克斯在病房里的情节有什么含义?
被抓到地牢里的凡在破魔石的作用下梦见了哥哥。在白色病房里的情节暗示了雷克斯并非死于拿尔比纳一役的事实,又是对凡想念哥哥、对哥哥叛徒身份怀有不甘的内心写照。据官方攻略透露,此处情节原计划用艾雪看见拉斯拉的幻影一样的手法来表现,后来为避免雷同替换成了现在的情节。
对于哥哥的死难以释怀的心,被禁锢在了这枚小小的戒指当中——与拉斯拉留给艾雪的戒指形成了颇具深意的对照。

剧情关键词有哪些?

1. 复国与复仇——主线

剧情围绕“对帝国进行复仇并光复达尔马斯卡王国”的目的而展开。在复国的表线里,帝国作为剥夺了达尔马斯卡人自由的侵略者而被凡及艾雪仇视,同时成为促使主人公踏上“寻求自由之路”的引子。

围绕在复国与复仇周围的角色和命运:艾雪、凡、加布拉斯、拉斯拉

2. 自由——主题

追寻“自由”之人:艾雪、凡、巴尔弗雷、芙兰、维因、希德

3. 束缚——自由的对立面

曾经或正被束缚着的人们:艾雪、凡、巴尔弗雷、芙兰、加布拉斯、雷达斯

4.幻影——由心而生的迷雾

被幻影迷惑的人:艾雪(拉斯拉)、凡(雷克斯)

5. 过去——幻影产生的缘由,束缚了人们的真凶

束缚了人们的过去:亲人之死、国家之灭亡

剧情中最精彩的段落有哪些?

1. 大灯台——破茧而出,化蛹为蝶

追寻着不同“自由”的人和被过去束缚着的人怀着各自的信念和立场正面冲突在一起,将剧情推向顶峰——艾雪的抉择最终斩断了束缚,并标志了真正“自由”的诞生。

2. 尾声——更好的宝物

拉斯拉的戒指通过凡的手归还给了戒指的主人——艾雪,“更好的宝物”既是巴尔弗雷发现的新的宝藏,更是比“被过去束缚”更好的宝物——“自由”,剧情尾声的巧妙安排为追寻“自由”之旅划上了圆满句号。

3. 序幕——婚礼和葬礼

紧凑的剧情配合崎元仁量身谱写的主题配乐,通过婚礼与葬礼之间的鲜明转折和对比极富感染力的叙述了达尔马斯卡王国的陨落,亦是主人公们心境产生变化并逐渐被过去束缚起来的伊始。

刻画最细致、最深入的角色有哪些?

1. 艾雪

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称呼的王室末裔,被亡夫的幻影所鼓舞,一个人背负起复国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身份和责任的缘故,成为了不能轻易向他人透露心声的角色。因此和同样对帝国怀有憎恨的凡有着超越了语言的共鸣和默契。在坚定的复仇誓言的背后,既有女子的脆弱和无助,同时也被周围的人和事逐渐影响和改变着——艾雪心里逐渐被放大的矛盾和困惑只能通过其神态和动作进行揣测。怀有同样内心烦恼的凡的转变自然成为打开艾雪心扉的一把钥匙。

2. 加布拉斯

因受到皇帝古拉米斯的赏识而由贫民逐步晋升为裁判长的加布拉斯,同时怀有对帝国和拉萨的衷心及对哥哥巴修的憎恨。一个抛弃了灭亡的祖国和母亲,另一个正效忠于灭亡了自己祖国的国家——隐藏在对哥哥的憎恨背后的是对向帝国摇头摆尾的自己的不齿。大灯台上,无法摆脱过去束缚的加布拉斯,憎恨和嫉妒之火终于盖过了衷心,挑衅意欲斩断过去的艾雪。沉重盔甲下的加布拉斯,同时以“自由”对立面的严肃形象出现在游戏的LOGO当中——成为“被过牢牢束缚住的人”的真实写照。

3. 维因

帝国皇子维因——天才的军事家和俘获民心的高手,背负着所有罪孽、憎恨而坚定的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的霸王。剧情在塑造冷酷阴谋家形象的同时力求挖掘独裁者的情感世界——对拉萨的溺爱和与希德博士之间的深厚情谊,渐渐勾勒出了隐藏在冷酷外表下的生动形象。

你对你弟弟的宠爱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希德

血涂之罪——被所生存的环境逼至绝境而残害他人,却还保有良知和道德的人所背负的罪孽。16岁时遵从父亲之意亲手杀死两个哥哥的维因,在守护弟弟拉萨清白的同时,流露出自己对早已失去的纯真的向往。同时维因亦用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披荆斩棘铲除来自元老院对家族的威胁——冷酷手段的背后是为在政治斗争中求得生存的无奈。

我要宣布崭新历史的开启,希德也在等着这个时刻啊…
——维因

希德死后,从维因话语中流露出的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完全摒弃了传统反派人物间互相利用的单纯关系,为人揭开维因政治外衣下的动情一面。

剧情套用了哪些神话、传说及典故?

1. 拉斯拉之死——阿基里斯之踵

拉斯拉因复仇心切,在拿尔比纳一役中失去了冷静和判断力,被敌军的弓箭手射中心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拉斯拉的复仇之心正如“阿基里斯之踵”一般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这种剧情上的巧合,似乎早已预示了凡和艾雪同样需要面对的问题。

2. 威内斯——普罗米修斯的悲剧

无论是破魔石还是火种,如果能够被人掌握并利用,必将加快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步伐进而动摇人们祈求神灵的敬畏之心。因此,将制造破魔石的技巧传授给人类的威内斯和将火种带给凡人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受到了来自神的惩罚。与作为英雄被人们敬仰的普罗米修斯不同,威内斯作为维因及希德的盟友站在了主人公一行的对立面——更多了几分“不为人所理解”悲凉。

剧情影射了哪些历史事件及现实问题?

1. 对凯撒遇刺事件的影射

政治与阴谋一直是松野作品所钟爱的题材,访谈中曾多次提及FF12制作小组成员对古罗马历史的偏爱。阿尔克迪亚帝国帝王制+议会制的政治体制及皇帝与元老院之间的权利斗争亦明显参照了凯撒时期政体特征及主要矛盾。在维因极力劝说下,以古拉米斯自杀为代价上演的政变成功铲除了元老院的势力,亦是FF12制作人对凯撒遇刺真相的另一种解读?

2. 与谁吻别

FF12制作小组于地中海国家取材并创造了具有阿拉伯风土人情的王都拉巴纳斯塔,加之游戏创作阶段先后经历了9·11事件、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似乎进一步明确了剧情对现实问题的指向性。“超级大国之间的小国”、“缺乏能源的贫瘠国家”、“破魔石爆炸的摧残”,“忘不了的亡灵”等对达尔马斯卡的描述,亦同时影射了日本的历史和现实,进而阐述了制作者“斩断过去束缚并面向未来”的立场和观点——作为日本国民RPG系列最新作,因影射敏感问题而引发巨大争议已成为必然。即便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也不禁令人想起依然主导着中日关系的种种“历史问题”——足以证明FF12的选题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国际视角。

3. 科学技术的双刃性

人造破魔石技术的发展为维因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战争本身不仅帮助希德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神授破魔石,又为人造破魔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试验和测试的条件。剧情试图展现科学技术与战争间互相促进的微妙关系。在这种共同利益的趋势下,维因和希德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科学技术既是助长战争火焰的工具亦是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火种。

在破魔石影射着日本人“原子弹情结”的现实世界中,某些国家对于“和平开发核能”的诉求和以此为导火索发生的各种国际风波亦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双刃性——在FF12的剧情中,正是因为获得了德拉克勒研究所最新研制的飞空石,主人公一行才得以驾驶飞空艇飞跃亚科特地区。拉萨交给潘尼罗的人造破魔石亦帮助主人公一行躲过一劫。这也是心怀“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将人类命运从神的手中解放出来”之理想的维因和希德无法成为传统意义上反派人物的原因。

籍由对科学技术双刃性的阐述,在做出“科学技术不能带来‘真正自由’”判断的同时,人们亦离真理更近了一步。

4. 解读发达国家

自加尔提亚联邦解体后历经二百余年,有赖于技术的发展和情报的运用,阿尔克迪亚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为了使乡巴佬进城的凡对帝国有一个“侵略者”形象以外的全新认识。到达帝都后,主人公一行为了进入国家中枢地区而不得不奔忙于大街小巷打听各种消息并将其告诉需要的人,以此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在帝都安排的迷你游戏,把“无论是什么消息只要足够灵通就能出人头地”的概念深植人心。即便是些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玩家也能渐渐感受到“因情报发达而强大的帝国”的含义,这多少表达了制作者对近20年来信息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真实感受。除此以外,帝都贫民窟及上层市街的强烈对比亦影射了发达国家贫富悬殊等现实问题。

与其它ACG作品的联系及共通点有哪些?

1. 核子情结

以MGS系列为代表,制作人小岛秀夫曾亲自承认搭载核弹头的Metal Gear的诞生确实混杂着日本战后出生一代的“原子弹情结”。在诸多对近未来进行描写的ACG作品中,核子危机往往作为左右剧情发展的重大背景而存在。FF12亦不例外,以破魔石的身份再次回顾了这种情结的产生并通过“破魔石产生的幻影”深刻剖析了这种情结的本质和影响——核子情结作为日本人“被害者”身份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掩盖了“加害者”的身份,亦使日本民众对战争残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反思。以核子情结为代表,因历史而生的纷繁复杂的情感交错,时至今日依然左右着日本的政治与文化、现实及未来。

2. 摆脱地心引力束缚寻找超越国界的灵魂共鸣

依托New Type概念而产生的“摆脱地心引力束缚获得自由”的追求本质上是对人类灵魂提升并最终获得解放的崇高理想。提升至更高视角的灵魂,摆脱了自私与猜疑,彼此理解进而消灭了战争——几乎是日本战后一代SF青年精神世界追求的最佳写照。随着战败后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和认同感的不断上升,日本年轻一代逐渐在电影或其它形式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共鸣,这种共鸣跨越了战争曾经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留下的创伤与隔阂,成为连接起岛国与整个世界的桥梁。在这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新一代人,其作品大多因这种超越国界的认同感而主张反战并积极倡导民族和平与理解。松野泰己——作为皇后乐队的忠实歌迷及欧美游戏的狂热爱好者,其“携手共进”的理想亦不外乎于此。以“摆脱束缚并获得灵魂自由”为最终目的的FF12剧情深刻探讨了束缚人类灵魂的本源所在,及其与战争和科学的关系——SF一代所热衷的经典话题被清晰的串联在了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将FF12定义为具有时代总结性的作品亦不为过。

3. 映像及视觉资讯的爆发

“OTAKU 就是「具有資訊吸收及整理能力,能適應『映像時代』的一群人」

在岡田斗司夫的Otaku理论中,Otaku 是擁有適應這個映像時代的能力,有跨領域的資料搜尋能力,對創作者所提示的暗號一個也不露的解讀。Otaku 可以把動畫的內容與意涵和生活結合起來,還能去了解製作者隱含在作品之後的意念及作品與現實環境的連帶性。”

即是说,FF12有意删剪台词而借助动作、神态及象征手法传达深层含义的做法,从本质上讲是具有Otaku属性的——即“写给Otaku看的作品”,或是“只有Otkau才能理解的作品”。相较于攻壳机动队一类需要大量知识储备才能理解其中诸多“引用”及“典故”的作品,FF12摒弃“引用”而大量使用象征,把组成故事的元素用“象征”之线联系在一起,以此阐述深刻的主旨与内涵。因为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及探求热情而对剧情报有各种各样疑问却不懂得解答的新一代玩家和以60—70年代生人为主的制作班底之间的隔阂,从另一层面亦反映了Otaku文化的没落。

4. 对科学技术的质疑与批判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SF作品一直致力于对科学技术进行道德及哲学层面的反思。科技发展的连带产物——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及污染,一直是日系ACG热衷批判的主题。青之6号、铳梦...以疯狂科学家作为反派人物的作品不胜枚举,在FF12里便化身为被破魔石弄得神魂颠倒的希德博士。“依靠科学技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吗?”——FF12依托希德博士的理想提出了这个命题,令人不禁想起“解放生产力”的名言。FF12得到的答案是暧昧的——巴哈姆特上,当拉萨为保护加布拉斯用人造破魔石吸收索利德尔之剑的攻击,人造破魔石随即粉碎,人们无法揣测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含意。最终否定了科学本身?抑或是否定科学的力量?或者什么含意也没有。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为了证明真正的自由不是依靠人造破魔石才能获得的自由,FF12不得不站在质疑科学技术的一方。

5. 与Vagrant Story的联系

作为松野泰己的上一款满分作品在内涵层面与FF12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FF12与Vagrant Story,省略任何一个都是残缺的。“幻影”、“过去”是两部作品共同的关键词,因为“被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颠倒而得到了看似完全相反的结论——如果你犯下了罪行,请铭记它,背负它;如果别人对你犯下了罪行,请宽恕它,忘记它。同样作为“幻影”出现的亡妻和亡夫,在主人公心历路程的终点都消失了——一个为了使Ashley能够正视自己染满鲜血的过去,一个放飞了Ashe追求美好未来的自由。与“放浪者的物语”对应的是“追求自由之人的群像剧”,两者相辅相成,从相反的视角完成了作者对整个问题的讨论。FF12亦可以被看作“未能有效激起日本民众加害者身份”的Vagrant Story的续作,大有无论把自己定义在哪一方都要好好反思的架势。

好久不见了,加布拉斯。照你所想的去做吧,艾雪公主,但要怀着超越复仇与绝望的信念。那是像你我这样被过去束缚着的人类所触摸不到的东西。
——雷达斯

剧本撰写及剧情制作有哪些特点?

1. 完美主义色彩

5年磨一剑的FF12在游戏制作等诸多方面秉承了日本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钻研精神,尤其表现在剧情动画惟妙惟肖的人物动作及神态刻画上。这些细节描写的生动之处让诸多PS3大作也相形见拙。依托于具有了飞跃性质的映像条件,对于情节的悉心安排和丰富暗示便成为可能。比起撰写直白的故事,FF12简练却具有深层含义的台词想必是经过更多次推翻并润色的结果——这一切细心之处,无不渗透着完美主义色彩。

2. 理想主义色彩

“以获得真正自由”为理想和结局的FF12是自Tactics Orge以来松野正剧中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一部作品。虽然松野笔下的主人公多因坚持理想和原则而饱受现实冲击,却仍未屈服于现实,结局未必是理想主义的,但所传递的思想却不缺乏理想主义的色彩。如此一般坚定的创作理念使得缺少阴暗面批判的FF12未必显得离经叛道。制作初期,松野曾饱受“最终幻想”含义的困扰——“理想主义的结尾”未尝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于是便有了艾雪毅然决然斩断过去的决定和维因的失败,于是便有了成功复国并获得了真正自由的大团圆式的结局,于是便有了对这完全没有了松野式惆怅结尾的诸多猜疑。将“携手共进”的理念上升到对“自由”探求——在名为“最终幻想”的标题下,FF12的理想主义色彩是彻头彻尾的,甚至是独断专行的。

3. 悲剧色彩

尼采对悲剧有如下定义——“人生充满着荆棘,短暂而可悲,但能赴以坚毅卓绝的精神开拓生命之路。”

这种精神有如孤独绽放在达尔马斯卡沙漠中的加尔巴纳之花,暗含着FF12对追寻自由之路悲剧性的定义。从因求助于人类而失去生命的乌昙·银沙族人到与故乡诀别的芙兰——追寻自由的悲剧在于与过去决裂后的孤独,亦是挣扎着摆脱束缚时深深的痛苦和伤痕。渲染悲剧性并非砍掉Kiss Me Goodbye悲情版本的FF12的本意,即便如此,没有太多情感宣泄的FF12依然无法从本质上改变骨子里悲剧人物式的执著与高贵精神。奔赴理想主义尽头的FF12,默默承担着那些无法言表的痛苦与折磨——在对表面生硬实则晦涩剧情的不断求解中,这种悲剧色彩越来越凸现出来。

剧情硬伤及遗憾有哪些?

1. 时间表的错乱

日版序章艾雪与拉斯拉婚礼伊始,画面注明此时为瓦伦蒂亚历706年。两年后凡登场,画面依然表示为706年,与前文时间出现矛盾。虽然制作方于美版中及时纠正为704年,仍无法弥补这“第一句话就错了”的遗憾。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大致可有以下两种解释:“篡改论”——由于对松野原案进行修改造成时间表错乱,这种说法由于序章及结尾CG较早做好的事实而更容易令人接受;“笔误论”——单纯的录入错误和审查失误,从随后发行的各种官方资料来看各方面的设定还是较为齐全和准确的,即便剔出“阴谋论”不予考虑,依然难免给人内部混乱,匆忙上阵的印象。

2. 人物及背景交待的省略

一反日系架空历史题材作品之传统,FF12对角色及背景故事的交待只能用轻描淡写来形容,即便是诸如巴尔弗雷、芙兰或是罗森伯格兄弟等主角的过去也不能幸免。那些玩家想知道的,FF12一点也不写,于是便造成了两者之间根深蒂固的隔阂。总的来说,FF12省略的“背景知识”大多并不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和对主题的阐述,不如说是在某个必须压缩剧情容量的前提下省去了交待人物身世及背景的旁枝末节——这样的做法直接剥夺了玩家慢慢理解剧情的时间和情感带入的过程。与漫画及动画不同,不能反复观看的游戏剧情动画因为跟不上节奏且“间奏”太长往往弄得玩家一头雾水,同时又缺乏其它途径的补充说明,使得剧情整体显得更加仓促而难以捉摸。

3. 情感无处宣泄

“剧本缺乏人物内心独白”是造成情感方面缺失的重要原因。除去直白的叙述,FF12在镜头及音乐运用上也未表现出对情感进行强烈渲染的意向。虽然细腻的情感流露也有不少,诸如剧情开场凡和潘尼罗抬头仰望飞空艇的一幕——大部分都是匆匆即过或缺乏冲击性,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相关背景铺垫不足,玩家无法体会人物内心起伏而对剧情描绘的情感世界熟视无睹。这一切使FF12离“感人的最终幻想”愈发遥远,玩家期待单纯的感动和情感宣泄,最终却只得到了巴尔弗雷式的自嘲与幽默。

2007, 2008 NICCO
TOP
官方解读